一副温和却不失坚毅的面庞,步伐沉稳,谈吐间既有法官的严谨,又透着真诚的关切——这是扶沟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顾孝勇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。2022年1月,他从民事审判转战刑事领域,肩负起刑事审判与少年审判双重使命。三年多来,他共审结刑事案件551件,无一错案、无一发回,审判质效始终稳居前列。岁月流转,岗位更迭,不变的是他对司法公正的执着坚守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沉关怀。
“我们手中握着的审判权,来自人民的托付。每一起案件都关乎一个人、一个家庭的命运,也关乎他们对公平正义最真切的期待。”自踏入刑事审判这一领域,顾孝勇始终以此自勉。他深知,刑事审判无小事,判决背后是自由、人生与未来;而少年审判,更系着孩子的明天,必须倾注更多心血。
铁案丹心,于细微处见真章
“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,更是别人的人生。一纸判决,或许就决定了他人的命运。”这是顾孝勇常说的话。
在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,李某某等人组织、领导、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,以其涉案人数众多、犯罪事实繁杂、时间跨度长而成为一块“难啃的硬骨头”。2024年1月,顾孝勇主动请缨,扛起该案主审重任。那段时间,他与同事们全力投入:32名被告人、43名辩护人、126册卷宗、10项罪名......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深夜的灯火、反复推敲的论证,最终凝聚成一份380页的判决书。法槌声中,这起重大涉黑案件尘埃落定,正义得以伸张,社会安宁得以守护。
法润青春,护航少年向阳生长
自2022年负责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以来,顾孝勇便多了一个身份——孩子们的“司法守护人”。他走进中小学,将生动的法治课带到孩子们身边;他举办“法院开放日”,让学生们“零距离”感受司法威严;他对失职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,用司法温度唤醒家庭责任。
16岁的何某某因组织聚众斗殴站上被告席。在审理中,顾孝勇敏锐地发现,这个自称“大姐大”的女孩背后,背后是残缺的家庭教育:初中辍学、夜不归宿、父母几近放任……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何某家庭,也出现在其他涉案未成年人身上。“单纯的刑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必须从家庭层面入手。”顾孝勇带领少年审判团队,为何某父母开展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,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。从履行监护职责到加强亲子沟通,从以身作则到营造健康家庭环境,一一指明方向。“感谢法官的耐心指导,我一定认真反思问题,好好教育孩子,对家庭、对社会负责!”何某父亲的承诺,让顾孝勇看到了司法的力量,不仅可以判决,更可以挽救。
步履不停,做法治路上的追光人
面对刑事审判工作的新挑战、新要求,顾孝勇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。在繁重的工作之余,他仍然坚持钻研新规、参阅判例,不断提升业务能力。
“用法律遏制犯罪、匡扶正义”的坚定信念,鼓励着他不断前行。他常说:“只有不断学习,才能跟上法治建设的步伐,才能更好地守护公平正义。”在案多人少、压力倍增的现实中,顾孝勇主动承办各类复杂案件,以政治高度和专业精神,切实服务大局,践行司法为民的庄重承诺。他将法院当做人生的主场,用热忱担当书写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时代答卷。
法槌起落,惩恶扬善,那是正义的回响;法治细雨,沁入人心,那是希望的朝阳。顾孝勇以专业与温度、铁腕与柔情,诠释着新时代刑事法官的使命——既要铁腕铸公正,也要司法暖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