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法院文化 -> 法官札记

直臣汲黯

  发布时间:2018-11-19 09:50:51


    2100年前,太史公司马迁怀着极其钦佩的心情为本朝一位名臣作传,极力推崇其刚正不阿、忠直敢谏的品格,他就是人称“汉廷第一直臣”的汲黯。

    汲黯,字长孺,濮阳人,汉武帝时最著名的谏臣、廉吏。

    作为太史公批判现实政治的代言人,也是最同情、最得意之人,汲黯的出场注定与众不同。

    汉武帝即位后,任命太子洗马汲黯为谒者(皇帝的使者)。东越人相攻,汉武帝派他前去视察,他半途而返,说是东越当地的民俗好斗,不值得劳烦天子的使臣前去过问。河内郡失火,大火蔓延烧毁一千多家民宅,汉武帝再次派汲黯前去视察。他回来后报告说河内郡是普通人家不慎失火,不值得担忧,而他经过河南郡时,见到当地的平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,灾民多达万余家,有的竟到了父子相食的悲惨境地,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,下令发放河南郡官仓的储粮,赈济当地的百姓,现在请求交还符节,并甘愿领受假传圣旨之罪。两次奉旨出使,两次的表现都很“任性”,这就是汲黯。

    在西汉最后一位信奉黄老学说的当权者窦太后去世后,独掌朝纲的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议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。信仰黄老学说的汲黯和崇尚儒学的汉武帝及诸臣之间的矛盾凸显。《史记•汲郑列传》中汲黯四次犯言直谏,并公然在朝堂怒骂酷吏张汤和丞相公孙弘,因其为政清廉、不畏权贵、固守志节而为时人所敬畏。

    汉武帝召集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在朝堂上高谈阔论,说我想要如何如何,汲黯答道:“陛下心里欲望很多,只是在表面上施行仁义,怎么能仿效唐尧虞舜治理国家呢?”汉武帝默然不语,心中恼怒,脸色一变就罢朝了。

    元狩二年(前121年),为迎接投降的匈奴人到长安,汉武帝下令向老百姓借马,但是很多老百姓闻讯后都把马藏起来。借不到马的汉武帝很生气,想要杀掉办事不利的长安令。“长安令没有罪,只要杀了我,百姓就肯把马献出来了。匈奴人背叛他们的君王来投降汉朝,朝廷让沿途各县把他们接过来就行了,何至于让天下骚动,让百姓疲于奔命去侍奉那些匈奴的降兵降将呢?”汲黯以死相谏,借马于民之事终不了了之。

匈奴浑邪王率4万多部众浩浩荡荡来到长安定居,用随身带来的物品同长安的商人们进行交换。按照当时大汉的律法,是禁止汉朝人和匈奴人私下交易的。于是,500多名长安商人被关进监狱,判处死罪。汲黯求见汉武帝,他分析了汉匈之间的战争给汉朝、给百姓带来的影响,认为武帝用严苛的法令杀戮五百多无知的老百姓是不可取的。汉武帝听后沉默不语,最终改变了这个荒唐的做法。

    但汉武帝终究对这个“直臣”很不满。这次进谏的结果是,几个月后,汲黯因为犯小错被判罪,适逢大赦天下,仅被免官,他再次归隐于田园。

    纵观汲黯的一生,或辞官,或被免官,他的仕途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即便如此,忠诚正直的汲黯也从不在意自己的得失荣辱,只要是有利于国家、有利于百姓的,他都会去说、去做。汲黯虽如魏征一般敢于犯言直谏,可汉武帝却不似唐太宗那样从谏如流。面对汲黯的劝谏,“上默然”是汉武帝一贯的表现。唯才是举、知人善任是汉武帝在用人上的一大特色,“汉之得人,于此为盛”。然而,汉武帝毕竟是“君权神授”的帝王,用人上的主观随意性不可避免。如汲黯所言,“陛下用人就像堆柴垛一样,后来的堆在上面。”汉武帝曾多次对身边的近臣说汲黯太过愚直,故虽视其为社稷之臣,尊重他,却从未真正重用过他。无独有偶,与汲黯交好的灌夫、郑当时和宗正刘弃也因为多次直谏而不得久居其官位,或许这就是忠臣的夙命吧!

    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”汉武大帝在面对五铢钱的难题时终于想到了他的社稷之臣汲黯。

    元狩五年(前118年),西汉政府推行五铢钱政策,很多老百姓私铸钱币,楚地尤为严重。淮阳郡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,地方官民关系紧张,汉武帝就征召汲黯为淮阳郡太守,要借助他的威望来治理。汲黯不肯接受,武帝数次下诏他才领命。他向武帝辞行时哭着说愿为中郎,能出入宫禁之门,为武帝纠正过失,补救缺漏,拳拳忠心令人为之动容。他任淮阳郡太守七年,淮阳政治清明,百姓安居乐业。公元前112年,汲黯病逝。淮阳人民感念其恩德,将其安葬,并将墓东一里的杨宪镇改名为汲冢镇。

    他是直谏廷诤的廉吏,他是为民请命的循吏,他是造福一方的能吏,以金钱利诱他不会前来,以强权威胁他也不会离开,汲黯实为社稷之臣也!

    “真实是人生的命脉,是一切价值的根基。”美国作家德莱塞如是说。能直言相谏,敢说实话,能为老百姓办实事,封建社会尚有直臣廉吏如此,当代中国更应发扬此风气。

责任编辑:李书永    

文章出处: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地址:周口市川汇区交通大道西段   值班电话:0394-8158196   邮编:466000  
您是第 15582844 位访客


Copyright©2024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